【通用宗祠對聯并解】 |
 |
宗祠四字通用聯 |
長綿世澤;
丕振家聲。
長綿:亦作“緜長”。 1.延續久遠。 南朝 梁
庾肩吾 《謝賚林檎啟》:“ 丹徒
故苑,歲綿長而不見; 岷山
舊植,路重阻而來難?!薄段饔斡洝返谑换兀骸捌罩I世人為善,管教你后代綿長?!薄肚迨犯?理密親王允礽傳》:“如大
清
歷數綿長,延臣壽命,臣當益加勤勉,謹保終始?!?
世澤:祖先的遺澤。主要指地位、權勢、財產等。語本《孟子?離婁下》:“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?!?
明 吳承恩
《挽陳拙翁》詩:“龍樓動褒表,世澤正丕丕?!?清
姚衡
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余既識其前后歲月,而慨夫能守世澤之難也?!?
丕振:.大力振興?!稏|周列國志》第六九回:“乃不思大展經綸,丕振舊業,以光先人之緒?!?br />
家聲:家族的名聲。
衣冠百世;
俎豆千秋。
衣冠
:指世族;士紳?!逗鬂h書?羊陟傳》:“家世衣冠族?!?br />
百世:很多世代;很長時期(一世,三十年)
俎豆:1.祭祀,宴客用的器具?!妒酚?
孔子世家》::“常陳俎豆,設禮容?!?
2.引申為祭祀和崇奉之意。范曄《后漢書
祭遵傳》:“雖在軍旅,不忘俎豆”。清
田蘭芳《明河南參政袁公墓志銘》:“故著之獨詳,亦以見公(袁可立子袁樞)得俎豆於孔庭者非誣也?!?br />
千秋:歲月久遠。
春秋匪懈;
繼序不忘。
春秋:一年,四季.
《詩?魯頌?閟宮》“秋匪解,享祀不忒?!?br />
匪懈:(念:fěi jiě)今作“ 匪解
”。不懈怠。即:不松懈懶惰?!对?大雅?烝民》:“夙夜匪解,以事一人?!?
鄭玄 箋:“匪,非也?!?孔穎達
疏:“早起夜臥,非有懈倦之時?!薄稘h書?宣帝紀》:“夙夜兢兢,靡有驕色。內省匪解,永惟岡極?!?
繼序:繼緒。謂承繼先代功業?!稘h書?禮樂志》:“樂終產,世繼緒?!薄对?周頌?閔予小子》:“於乎皇王,繼序思不忘?!?
毛
傳:“序,緒也?!薄稑犯娂?郊廟歌辭八?晉宗廟歌》:“明明烈考,丕承繼序?!?
唐 韓愈
《扶風郡夫人墓志銘》:“惟宗廟之尊重,繼序之不易?!?br />
昭假烈祖;
佑啟后人。
昭假:向神禱告,昭示其誠敬之心以達于神?!对?大雅?云漢》:“大夫君子,昭假無贏?!?
毛 傳:“假,至也?!?馬瑞辰
通釋:“言誠能昭假於天,其感應之理無有贏差者?!庇帧吨茼?噫嘻》:“噫嘻
成王 ,既昭假爾?!币徽f,明告。 高亨
注:“昭,明也。假,讀為嘏,告也?!庇忠徽f,招請。見
郭沫若
《讀了關于〈周頌?噫嘻篇〉的解釋》?!逗鬂h書?馮異傳》:“昔我
光武
受命中興,恢弘圣緒,橫被四表,昭假上下,光耀萬世?!?
烈祖:用于對遠祖的美稱。 北周 庾信
《哀江南賦》:“余烈祖于 西晉 ,始流播於 東川
?!?
佑啟:佑助啟發?!睹献?滕文公下》:“《書》曰:‘丕顯哉,
文王 謨!丕承者, 武王
烈!佑啟我后人,咸以正無缺?!苯癖尽稌?君牙》作“啟佑”。
明 顏志邦 《<顏氏家訓>序》:“我黃門祖(指
顏之推 )恭立厥訓,佑啟后人?!?br />
繩其祖武;
貽厥孫謀。
繩其祖武:繩:繼續;武:足跡。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。比喻繼承祖業。
貽厥孫謀:貽厥(念:yí jué)《書?五子之歌》:“明明我祖,萬邦之君,有典有則,貽厥子孫?!?
孔
傳:“貽,遺也。言仁及后世?!焙笏煲浴百O厥孫謀”謂為子孫的將來作好安排。
繩其祖武;佑我后人。
慎終追遠;
積厚流光。
慎終追遠:終:指父母喪。遠:指祖先。謂居父母喪要盡禮節。祭祀要盡虔誠?!墩撜Z?學而》:“曾子曰:‘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?!?
意思是::“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,追念久遠的祖先,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曰趨忠厚老實了?!笨装矅逗侮碳庖贰吧鹘K者,喪盡其哀;追遠者,祭盡其敬?!?br />
積厚流光:謂功業深厚,則流傳給后人的恩德廣遠。光,通“
廣
”。語本《荀子?禮論》:“故有天下者事七世,有一國者事五世,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,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,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,所以別積厚者流澤廣,積薄者流澤狹也?!?
清 錢謙益
《和州魯氏先塋神道碑》:“箕裘之美,侔于帶礪,積厚流光,斯已信矣?!币嗍∽鳌?
積厚 ”。 宋 歐陽修
《奉和御制龍圖等閣觀三圣制書》:“積厚丕丕葉,重光郁郁文?!?
明 彭時
《跋元贈亞中大夫歐陽公神道碑后》:“知先生之所以顯融光大者,有自信所謂積厚而發弘也?!?br />
百年樹德;
奕代流芳。
樹德:樹:立;德:德惠。 奕代:奕世,累世。 晉
陶潛 《閑情賦》:“綴文之士,奕代繼作?!?br />
蒸嘗勿替;
祀事孔明。
蒸嘗:本指秋冬二祭。后泛指祭祀?!逗鬂h書?馮衍傳下》:“春秋蒸嘗,昭穆無列?!薄盁A嘗”一詞原于上古。漢代董仲舒著有《春秋繁露》,是用于解說《春秋》的。其中深察名號第三十五有云:“享鬼神者號一曰祭。祭之散名,春曰祠,夏曰礿,
秋曰嘗,冬曰烝?!?
這就是說,敬奉鬼神的名稱之一叫做“祭”,“祭”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下位名稱,春季祭祀叫做“祠”,夏季祭祀叫做“礿”,秋季祭
祀叫做“嘗”,冬季祭祀叫做“烝”?!盁A嘗”一詞取自冬季的“烝”和秋祭的“嘗”,即用部分代替全體,以指一年四季的祭祀,往后又用“烝嘗”代指祭祀用的
祖產,均屬修辭上的借代用法。古時祭祀先祖可以在春夏秋冬任何一季,后來逐漸改到春秋兩季,也有只在春季祭祀的。
替:衰廢:興(xīng
)~。衰~
孔明:很完備;很潔凈;很鮮明?!对?小雅?楚茨》:“祝祭于祊,祀事孔明?!?
鄭玄
箋:“孔,甚也;明,猶備也,絜也?!薄段倪x?張衡<東京賦>》:“滌濯靜嘉,禮儀孔明?!?
薛綜
注:“孔,甚也,言禮儀甚鮮明也?!薄端鍟?音樂志中》:“祀事孔明,百神允穆。神心乃顧,保茲介福?!?/span>
奉先思孝;
敦族言歡。
奉先:祭祀祖先?!稌?太甲中》:“奉先思孝,接下思恭?!?
敦:指敦睦。使和睦。亦作“敦穆”
夏侯湛《昆弟誥》“ 敦穆于于九族?!?br />
言歡:歡快的交談。
孰事有??;
明德維馨。
?。汗Ь?,謹慎:~遵?!??!?。
明德維馨:完美的德性才是芳香清醇的。明德:指美德。維:以。馨:散布很遠的香氣。引申為“高尚”。
千支共榮;一脈相承。
一脈:一個血統。從同一血統、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。
關山分隔;血脈相通。
關山:關隘和山川。形容極其遙遠?!稑犯娂?木蘭詩》“萬里赴戎機,關山度若飛?!?/span> |
宗祠五字通用聯 |
千枝歸一本;
萬派總同源。
枝:指枝葉。喻子孫。聯中喻同宗各支派。
本:根源。
同源:指事物的來源相同。
世代源流遠;
孫枝奕祀長。
孫枝:喻孫兒。明 高明
《琵琶記?高堂稱壽》:“惟愿取連理芳年,得早遂孫枝榮秀?!?
奕祀:亦作“ 奕禩 ”。世代,代代。清 胡鳴玉
《訂訛雜錄?奕禩》:“禩同祀, 商
謂年為祀。奕禩,猶奕世也”。
禮樂家聲遠;
詩書世澤長。
禮樂:禮節和音樂??追f達
疏:“樂主和同,則遠近皆合;禮主恭敬,則貴賤有序?!薄秴问洗呵?孟夏》:“乃命樂師習合禮樂?!?
高誘
注:“禮所以經國家,定社稷,利人民;樂所以移風易俗,蕩人之邪,存人之正性?!?
典祀千年重,綿延百世昌。
典祀:按常禮舉行的祭祀。宋 范成大
《祭灶詞》:“云車風馬小留連,家有盃盤豐典祀?!?
重:重視。認為重要而認真對待。
綿延:一個連著一個,接連不斷
昌:昌隆。昌盛興隆。
宗祖規模遠;
兒孫紹述長。
宗祖:即祖宗,先祖。 規模:指計劃,謀籌。
紹述:泛指承繼前人所為。 明 高攀龍
《臺卿夏狀略》:“有一家父子祖孫以盜相紹述?!?
祖功垂福澤;宗德布春光。
祖功宗德:謂祖有功而宗有德。古代王朝尊始祖或開國之君為祖。有開創之功,其后有德之君則尊為宗?!犊鬃蛹艺Z?廟制》:“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,謂之祖宗者,其廟皆不毀?!?
垂:傳下去,傳留后世。
祖功垂福澤;
宗德衍家聲。
衍:延長,開展。
澗溪毛可薦;
黍稷德惟馨。
澗溪毛:指山澗中的草?!蹲髠鳎[公三年》:"澗溪沼沚之毛。"杜預注:"毛,草也。"
薦:指進獻,祭獻。薦羞(進獻肴饌)。薦胙(供獻鬼神的肉)。薦新(果菜米谷剛熟,先到神主先人前設供祭祀);薦享(祭獻;祭祀)。薦奠(祭奠。祭祀的儀式,即向鬼神敬獻祭品)。薦羞(奉獻的祭品)。薦享(進獻祭品祭祀)。
黍稷德惟馨:源于“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”
五谷美味并不是最香的,光明的德行才是馨香的。
蒸嘗酬祖德;
昭穆序人倫。
酬:指酬神。祭謝神靈。
昭穆:(1).古代宗法制度,宗廟或宗廟中神主的排列次序,始祖居中,以下父子(祖、父)遞為昭穆,左為昭,右為穆?!吨芏Y?春官?小宗伯》:“辨廟祧之昭穆?!?
鄭玄 注:“父曰昭,子曰穆?!?漢 桓寬
《鹽鐵論?憂邊》:“ 魯定公
序昭穆,順祖禰?!薄独m資治通鑒?宋高宗紹興元年》:“此事亦不難行,祇是道理所在,朕止令於伯字行中選擇,庶昭穆順序?!?
(2)泛指宗族關系。 晉 潘岳
《楊荊州誄》:“系自有 周
,昭穆繁昌,枝庶分流?!薄缎绿茣?杜正倫傳》:“
正倫 與城南諸 杜 昭穆素遠?!?明 徐霖
《繡襦記?慈母感念》:“吾家族屬蟬聯,待我擇一個昭穆承繼便了?!?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?阻奸》:“況且昭穆倫次,立
福王 亦無大差?!?*聯中以(1)釋義。
人倫:封建社會中人與人禮教所規定的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及各種尊卑長幼關系
使契為司徒,教以人倫: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夫婦有別,長幼有敘,朋友有信?!睹献?滕文公上》。
福田祖宗種;
心地子孫收。
福田:佛教語。佛教以為供養布施,行善修德,能受福報,猶如播種田畝,有秋收之利,故稱。
晉 道恒
《釋駁論》:“是以知三尊為眾生福田供養,自修己之功德耳?!?
心地:佛教語。指心,即思想、意念等。心能生萬法,如地能長萬物,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《朱子全書?學二》“自古圣賢,皆以心地為本”
《鏡花緣》“欲廣福田,須憑心地”。
收:指收心。收起散漫放縱的或不良心思,不要被外界所干擾。
仁義禮智信;
忠孝節德行。
仁義禮智信:儒家“五?!?,(
也稱“五德”)孔子提出“仁、義、禮”,孟子延伸為“仁、義、禮、智”,董仲舒擴充為“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”,后稱“五?!?。這“五?!必灤┯谥腥A倫理的發展中,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。
忠孝節德行:忠,指忠誠。孝,指孝道。節,指操守。德,指道德。行,指品行。
萬葉薦余慶;
千齡光本支。
萬葉:萬世;萬代?!稌x書?武帝紀》:“見土地之廣,謂萬葉而無虞;覩天下之安,謂千年而永治?!薄端螘?武帝紀中》:“作范振古,垂風萬葉?!?
薦:薦福。祭祀以求福。
余慶:指留給子孫后輩的德澤?!兑?坤》:“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?!?br />
千齡:猶千年、千歲。極言時間久長?!稌x書?禮志上》:“方今天地更始,萬物權輿,蕩近世之流弊,創千齡之英范?!?
唐 張九齡
《奉和圣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》詩:“運與千齡合,歡將萬國同?!?
光:指光大。顯揚,使顯赫盛大。 本支:亦作“
本枝 ”。 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孫。宋 蘇軾
《賜皇弟大寧郡王佖生日禮物口宣》:“乃眷賢王,篤生茲日,本枝之慶,華萼相承?!?br />
衣冠陳俎豆;
禮樂薦馨香。
陳:陳列陳設。擺列擺設。
馨香:芳香。比喻德化遠播
析居分異地;
溯源本同根。
析居:分別居住。謂分家。宋 范正敏
《遯齋閑覽?娶婦離間友愛》:“ 季
怒,遂逼其兄析居,而孝友衰焉?!薄督鹗?紇石烈良弼傳》:“父子兄弟往往析居?!薄缎咽篮阊?三孝廉讓產立高名》:“吾聞兄弟有析居之義。今吾與汝,皆已娶婦,田產不薄,理宜各立門戶?!?br />
溯源:往上游尋找發源地,比喻探求本源?!八菰础比∽浴白繁舅菰础敝?,意為“追溯我們自身本性,回歸本源!” |
宗祠六字通用聯 |
本支百世不易;
蒸嘗萬古如斯。
不易:不改變;不更換?!兑?乾》:“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?!?
王弼 注:“不為世俗所移易。
如斯:如此?!墩撜Z?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,曰:‘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?!?br />
禮樂繩其祖武;
詩書貽厥孫謀。
禮樂詩書:“禮樂”指禮節和音樂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?!霸姇痹浮对娊洝泛汀渡袝?。后泛指書籍和一般的詩文。
名垂天地不朽;神與日月同明。
春秋享祀來格;
祖宗明命如聞。
享祀:祭祀。南朝 宋 鮑照
《擬行路難》之十一:“君不見亡靈蒙享祀,何時傾杯竭壺罌?”
來格:來臨;到來。格,至?!稌?益稷》:“戛擊鳴球,搏拊琴瑟以詠,祖考來格?!?
孔 傳:“此 舜
廟堂之樂,民悅其化,神歆其祀,禮備樂和,故以祖考來至明之?!?
明命:猶尊名。恭敬地命名?!抖Y記?祭義》:“因物之精,制為之極,明命鬼神,以為黔首則,百眾以畏,萬民以服?!?
鄭玄
注:“明命,猶尊名也,尊極於鬼神,不可復加也?!?
孔穎達 疏:“明猶尊也;命猶名也?!?br />
昭穆明其禮教,
俎豆薦以馨香。
禮教:禮儀教化。
祖靈穆乎不遠;
舊德煥若其新。
祖靈:祖宗英靈。 漢 蔡邕
《京兆樊惠渠頌》:“泯泯我人,既富且盈,為酒為釀,烝畀祖靈?!薄逗鬂h書?袁譚傳》:“昔先公廢黜將軍以續賢兄,立我將軍以為嫡嗣,上告祖靈,下書譜牒?!?
三國 魏 曹植 《禾謳》:“昔生 周 朝,今植
魏 庭,獻之朝堂,以照祖靈?!?
穆:穆如;穆若。和美的樣子。
舊德:謂先人的德澤;往日的恩德。唐 韓愈
《題楚昭王廟》詩:“猶有國人懷舊德,一間茅屋祭
昭王 ?!?br />
煥若其新:煥然一新的意思。光彩奪目,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。
祖宗憑依在德;
子孫對越惟誠。
憑依:附著;依靠。
對越:猶對揚。答謝頌揚?!对?周頌?清廟》:“濟濟多士,秉
文 之 德 ;對越在天,駿奔走在廟?!?br />
恭敬節讓明禮;
語默動靜其誠。
恭敬:謂虔誠敬肅?!抖鼗妥兾募?妙法蓮華經講經文》:“奉勸今朝聽法人,聞經切要生恭敬?!眳墙M緗
《山洪》“有的身體筆挺,兩臂直垂,恭敬虔誠的站著?!?br />
節:指禮節。禮儀規矩。
讓:指禮讓。守禮謙讓。
語默動靜其誠:《華嚴經》“坐亦禪,行亦禪,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如來,春來花自青,秋至葉飄零,無窮般若心自在,語默動靜體自然?!?
這是修行人自他不二的一種境界,坐亦禪,行亦禪,風吹草動,鳥語花香,無非佛法,只是我們凡夫愚蠢,硬要在平等法中生自他想。春來花自香,秋至葉飄零,意即春暖花開,秋風落葉,等等都是自自然然的,用不著你為之喜怒,感嘆,我們的一念覺性沒有這些東西,天塌地陷無關于清凈自性,人如果修行到這種程度,當然是無窮般若心自在,語默動靜體自然。般若:智慧。佛教用語。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。
子孫亦以為序;
昭穆不失其倫。
序:倫序。有條理,順序。蔣士超
《慧山謁泰伯廟》詩:“世家已是魁倫序,人表何由止上中?!?br />
倫:倫次。條理,次序。
福星高照棟宇,
禮樂幸來紫閣。
福星:指木星。古稱木星為歲星,所在主福,故稱。
唐 李商隱
《無愁果有愁曲北齊歌》:“東有青龍西白虎,中含福星包世度?!?
棟宇:房屋的正中和四垂。亦指房屋。語本《易?系辭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處,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,上棟下宇,以待風雨?!?
漢?王延壽《魯靈光殿賦》:“神靈扶其棟宇,歷千載而彌堅?!?
唐?李肇《唐國史補》卷下:“后人乃立棟宇,為漢高帝之神,尸而祝之?!?br />
紫閣:(1)金碧輝煌的殿閣。多指帝居。 漢 崔琦
《七蠲》:“紫閣青臺,綺錯相連?!?南朝 梁
江淹
《宋故銀青光祿大夫孫夐墓銘》:“紫閣咸趨,朱軒既履?!?br />
(2).指仙人或隱士所居。 晉 陸云
《喜霽賦》:“改 望舒
之離畢兮,曜六龍於紫閣?!?唐 張籍
《寄紫閣隱者》詩:“紫閣氣沉沉,先生住處深?!?
元吉光耀在上;福祿繁榮來成。
元吉:大吉;洪福??追f達
疏:“元,大也。以其德能如此,故得大吉也?!薄段倪x?張衡<東京賦>》:“神歆馨而顧德,祚靈主以元吉?!?
薛綜 注:“元,大也;吉,福也?!?
光耀:顯揚;光大。 福祿:幸福與爵祿。唐 白居易
《論親友》詩:“煩鬧榮華猶且過,優閑福祿更難銷?!?
劉大白 《布穀》詩:“農夫忙碌,田主福祿?!?
繁榮:指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;昌盛。
千里關山分隔;
各地世系同根。
世系:指一姓世代相承的系統。 |
宗祠七字通用聯 |
丁蘭刻木思親孝;
孟母斷機教子賢。
丁蘭刻木:丁蘭。漢
人。相傳少喪父母,及長,刻木像,事之如生。后用以指代孝子。三國
魏 曹植 《靈芝篇》:“ 丁蘭
少失母,自傷早孤煢??棠井攪烙H,朝夕致三牲?!?
孟母斷機:孟母。孟子 的母親。姓 仉
。曾三次遷移,選擇良鄰;斷所織之布,以激勵 孟子
勤奮學習。舊時奉為賢母的典范。
千百年祖宗如在;億萬世子孫同薦。
不忘孝友為家政;
還翼詩書著祖鞭。
孝友:事父母孝順、對兄弟友愛。毛
傳:“善父母為孝,善兄弟為友?!?br />
家政:有關家庭生活的知識。
翼:希冀。希望得到。
祖鞭:先著,先手。今表勤奮、爭先之意。成語“一鞭先著”晉
劉琨 少負志氣,與 祖逖
為友,共以收復中原為志,曾與親故書曰:“吾枕戈待旦,志梟逆虜,
??肿嫔任嶂??!焙笠詾闋幭鹊牡鋵?。亦泛指先行。
水源木本承先澤;
春露秋霜展孝思。
水源木本:水的源頭,樹的根本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?!蹲髠?昭公九年》“我在伯父,猶衣服之有冠冕,水木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謀主也?!?br />
先澤:祖先的德澤。 宋 陸游
《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》之九:“先澤儻未衰,豈無五秉粟?”
春露秋霜:比喻恩澤與威嚴。也用在懷念先人。
孝思:孝親之思?!对?大雅?下武》:“永言孝思,孝思維則?!?
毛 傳:“則其先人也?!编嵭?
箋:“長我孝心之所思。所思者其維則三后之所行。子孫以順祖考為孝?!?br />
百代孝慈山仰泰;
萬年支派水流東。
孝慈:即“孝慈之道”。
對尊長孝敬,對下屬或后輩慈愛?!抖Y記?禮運》:“禮行於祖廟,而孝慈服焉?!?
孔穎達 疏引 王肅
曰:“孝慈之道,為遠近所服也?!?《論語?為政》:“臨之以莊則敬,孝慈則忠?!?
朱熹 集注:“孝于親,慈于眾,則民忠于己?!?br />
山仰泰:出自《詩經?小雅?車舝(轄)》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高山:比喻道德崇高。仰:仰視。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泰:指泰山。泰山為五岳之首。聯中指達到極點,頂端。即“孝慈的道德最為崇高,使人仰視,而讓人不禁按照這種作為為行為準則”
原詩在《小雅》里,“景”是大的意思,“行”是道路的意思,在此上下文中,“行”讀hang2?!靶兄埂钡摹靶小本妥xxing2。
支派:宗族的分支。
水流東:指永遠向前,絕不回頭?!栋谆⑼ā肺逍衅杏校簴|方著動方也的說法。所以東的原意是移動。相當于‘動’。
南宋?辛棄疾《菩薩蠻?江西造口壁》“青山遮不住,畢竟東流去?!?br />
以燕以翼宏堂構;
孔惠孔時潔蒸嘗。
燕翼:謂善為子孫后代謀劃?!对?大雅?文王有聲》:“
武王 豈不仕,詒厥孫謀,以燕翼子?!?毛
傳:“燕,安;翼,敬也?!?孔穎達
疏:“思得澤及后人,故遺傳其所以順天下之謀,以安敬事之子孫?!?
陳奐 傳疏:“詒,遺也……言 武王
以安敬之謀遺其孫子也?!睗h 蔡邕
《郡掾吏張玄祠堂碑銘》:“篤垂餘慶,貽此燕翼。邈矣遺孫,用懷多福?!薄吨軙?宣帝紀》:“朕以眇身,祗承寳祚,庶幾聿修之志,敢忘燕翼之心?!?
宋 陳師道
《代賀生皇子表》:“承列圣之丕緒,方懷燕翼之思;以百姓而為心,宜有子孫之福?!?
宏:擴大;光大。唐?
魏征《諫太宗十思疏》“宏茲九德?!?br />
堂構:比喻門戶派別。 田北湖
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夫 周 末諸子,生與 孔
氏同時,各從其志,自立堂構?!?br />
孔惠孔時:
《詩?小雅?楚茨》:“孔惠孔時,維其盡之”孔:甚。很,極之意?;?順利。時:善,好。盡之:盡其禮儀,指主人完全遵守祭祀禮節。意思是:祭祀十分順利而圓滿,賴主人盡心恪守孝道。
潔:潔誠。態度真誠。 南朝 宋 鮑照
《代白紵舞歌詞》之四:“思君厚德委如山,潔誠洗志期暮年?!?
元 楊維楨
《秬鬯賦》:“美潔誠兮孚於上下,通三靈兮思昔
公旦 。
先代貽謀由德澤;
后人繼序在書香。
德澤:恩澤,恩惠,陽春布德澤,萬物生光輝?!稑犯娂?長歌行》
繼序:繼緒。謂承繼先代功業?!对?周頌?閔予小子》:“於乎皇王,繼序思不忘?!?
毛
傳:“序,緒也?!薄稑犯娂?郊廟歌辭八?晉宗廟歌》:“明明烈考,丕承繼序?!?
唐 韓愈
《扶風郡夫人墓志銘》:“惟宗廟之尊重,繼序之不易?!?
書香:指有讀書先輩的人家。讀書風氣;(世代)讀書的習尚。
孝友傳家繩祖武;詩書繼世翼孫謀。
孫謀:順應天下人心的謀略。孫,通“ 遜
”。語出《詩?大雅?文王有聲》:“詒厥孫謀,以燕翼子?!?
鄭玄
箋“孫,順也……傳其所以順天下之謀,以安其敬事之子孫?!甭撝?,“孫謀”是為子孫籌劃的意思。
朱熹 集傳:“謀及其孫,則子可以無事矣?!?/span>
孝友弟恭皆學問;
詩書禮樂盡修齊。
孝友弟恭:指“父慈子孝”與“兄友弟恭?!?朱熹
集注:“善事父母為孝,善事兄長為弟?!保?)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對子女慈愛,子女對父母孝順?!抖Y記?禮運》:“何謂人義?父慈,子孝,兄良,弟悌,夫義,婦聽,長惠,幼順,君仁,臣忠?!保?)哥哥對弟弟友愛,弟弟對哥哥恭敬。形容兄弟間互愛互敬?!妒酚?五帝本紀》:“使布五教于四方,父義,母慈,兄友弟恭,子孝,內平外成?!泵?朱有燉《靈芝慶壽》第一折:“皆因中國,雨順風調,……兄友弟恭,夫義妻賢,中外和樂,以致禎祥屢現,百福咸臻。
孝孫弟恭皆學問;
先祖是皇禮莫愆。
先祖是皇:“皇”通“迋”。
“迋”前往之意。祖宗大駕光臨?!对?小雅?楚茨》“先祖是皇,神保是饗”
愆:耽誤?!对?大雅?假樂》“不愆不忘,率由舊章?!?br />
金鼎焚香香結彩;銀臺秉燭燭生花。
金鼎:鼎形的金香爐。泛指香爐?!都t樓夢》第七六回:“香篆銷金鼎,脂冰膩玉盆?!?
銀臺:銀質或銀色的燭臺。五代 劉保乂
《生查子》詞:“深秋更漏長,滴盡銀臺燭?!?/span>
春露秋霜崇典祀;
父慈子孝篤倫常。
篤:指“篤信” 忠實地信仰;深信不疑。
倫常:人與人相處的常道。特指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。即認為這種道德所規范的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五種關系,即五倫,是不可改變的常道。
秋霜春露懷先澤;
霞蔚云蒸啟后人。
先澤:祖先的德澤。 宋 陸游
《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》之九:“先澤儻未衰,豈無五秉粟?”
霞蔚云蒸:喻景物絢爛縟麗。 清 褚人穫
《堅瓠十集?冊封牡丹詔》:“錦心繡口,簇簇能新;霞蔚云蒸,多多益辨?!?
啟:“承先啟后”的意思。承接前人的,開創今后的。多用于事業、學問方面。也可說“承前啟后”。
儼若思孝孫有慶;
祭如在明德惟馨。
儼若思:莊重地思考。
語出《禮記?曲禮上》:“毋不敬,儼若思。安定辭,安民哉”意思是:永遠保持恭敬,莊重地思考,謹慎地言語,這才是安民之道。
孝孫有慶:孝子孫一定能得到福分。慶:福?!对?小雅?楚茨》“孝孫有慶,報以介福。萬壽無疆!”
祭如在:祭拜先祖時就象先祖在眼前一樣?!墩撜Z》:“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”
朱熹在《論語集注》中這樣講: 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程子曰:“祭,祭先祖也。祭神,祭外神也。祭先主于孝,祭神主于敬?!?br />
宗功祖德流芳遠;
子孝孫賢世澤長。
千古英靈垂赫奕;
四季蒸嘗報宏恩。
英靈:受崇敬的人去世后的靈魂。也說“英魂”。 宋
司馬光
《祭寵穎公文》:“心焉隕絕,言不成章,英靈有知,臨此薄酹?!?br />
赫奕:光輝炫耀貌。漢 陳琳
《武軍賦》:“聲訇隱而動山,光赫奕以燭夜?!薄段倪x?何晏<景福殿賦>》:“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,赫奕章灼,若日月之麗天也?!?
李善
注:“鎬鎬鑠鑠,赫奕章灼,皆謂光顯昭明也?!?/span>
祖澤百年惟禮樂,
家風十世有箕裘。
惟;在于
。德惟善政,政在養民?!稌?大禹謨》
箕裘:比喻祖上的事業?!抖Y記?學記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學為裘,良弓之子,必學為箕?!?
孔穎達
疏:“積世善冶之家,其子弟見其父兄世業鋾鑄金鐵,使之柔合以補治破器,皆令全好,故此子弟仍能學為袍裘,補續獸皮,片片相合,以至完全也……善為弓之家,使干角撓屈調和成其弓,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業,仍學取柳和軟撓之成箕也?!绷家?、良弓,指善于冶金、造弓的人。意謂子弟由于耳濡目染,往往繼承父兄之業。
祖硯父田垂燕翼;
階蘭庭桂肇鴻圖。
祖硯:“祖硯”是一個典故。據《晉書》卷九十四《隱逸列傳》記范喬事跡說:“喬字伯孫,年二歲時,祖馨臨終撫喬首曰:‘恨不見汝成人!’因以所用硯與之。至五歲,祖母以告喬,喬便執硯涕泣?!焙笫兰匆浴白娉帯弊鳛閷S妹~,喻指文化傳統(如同佛家“衣缽相傳”之意)。
父田:父為資形之始,有生成之德,自孩提以至于長,教誡育養,其恩罔極,為人子者,固當竭力奉養,豈有求福之念。設若心之至,孝之純,則亦自然獲福,故名父田。按:【八福田】 ﹝出梵網經并菩薩戒義疏﹞八福田者,謂佛、圣人、僧三種,名敬田;和尚、阿阇黎生我法身者,父母生我肉身者,此四名恩田;救濟病人,名病田,亦名悲田;此八種皆堪種福,故名田也。若人能盡力從事此八種者,亦猶農之力田,則獲秋成之利也。
階蘭庭桂:應指(1)“庭階蘭玉”。比喻優秀,有出息的子弟。
《世說新語.言語》:謝太傅(安)問諸子侄:子弟亦何預人事,而正欲使其佳?諸人莫有言者。車騎(謝玄)答曰:譬如芝蘭玉樹,欲使其生于庭階耳。顏真卿《祭侄文稿》中的宗廟瑚璉,階庭蘭玉,每慰人心……此蘭玉生于斯也。
(2)蘭桂齊芳:.蘭桂。比喻子孫。蘭桂是紅樓中第三代子孫的名字,賈蘭和賈桂,分別是李紈的孩子和寶玉寶釵的孩子,用蘭桂替代他們的名字,指代子孫一輩;芳:比喻美德、美聲。明?胡文煥《群音類選?百順記?王曾祝壽》:“與階前蘭桂齊芳,應堂上椿萱同茂?!迸f指兒孫同時顯貴發達。蘭和桂二者皆有異香,也常用以比喻美才盛德或君子賢人。
肇:指肇啟. 初創;開始. 鴻圖:
偉大的基業.今常作”宏圖”
宏偉的計劃;遠大的謀略.
神至尊一誠可格;
家常泰萬福攸同.
至尊:最尊貴,最崇高?!盾髯?正論》:“天子者埶位至尊,無敵於天下?!?
一誠:誠:專誠,虔誠?!痘茨献?說林訓》:“
管子 以小辱成大榮, 蘇秦 以百誕成一誠?!?
三國 魏 嵇康 《答難養生論》:“上以 周 孔
為關鍵,畢志一誠;下以嗜欲為鞭策,欲罷不能?!?
清 陳廷焯
《白雨齋詞話》卷八:“無論詩古文詞,推到極處,總以一誠為主?!?br />
格:
感通?!吨杏埂贰罢\可格天”。虔誠的行為可以感動上天。
泰:平安,安定?!肚f子?庚桑楚》“宇泰定者,發乎天光”。
吳自牧《夢梁錄》《字匯》“泰,安也”。
萬福攸同:萬般福祿同在。攸同:相同。攸:所?!对?小雅?蓼蕭》:“和鸞雝雝,萬福攸同?!?
致孝思高曾以上;尊古禮宗廟為先。 致
“致”通“至”極盡之意。
孝思:孝親之思?!对?大雅?下武》:“永言孝思,孝思維則?!薄段簳?孝感傳?趙琰》:“年餘耳順,而孝思彌篤?!?br />
繼高曾孝思不匱;
奉俎豆明德惟馨。
孝思不匱:指對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時刻不忘。匱:缺乏?!对娊?大雅?既醉》:“孝子不匱,永錫爾類?!?/span>
教孝教忠開世德;
且耕且讀振家聲。
謀烈遠貽山石厚;
蘋蘩時薦水泉香。
烈:光明;顯赫?!对?周頌?載見》“休有烈光”。
貽:遺留?!百O”通“遺”
蘋蘩:(1)蘋和蘩。兩種可供食用的水草,古代常用于祭祀?!蹲髠?隱公三年》:“蘋蘩蕰藻之菜……可薦於鬼神,可羞於王公?!?
晉 左思
《蜀都賦》:“雜以藴藻,糅以蘋蘩?!保?)泛指祭品。
唐 杜牧
《聞開江相國宋下世》詩之二:“月落清湘棹不喧,玉杯瑤瑟奠蘋蘩?!?
清 方文
《宋遺民詠?方韶卿鳳》:“葬之乃祖側,歲時薦蘋蘩?!?/span>
繩其祖武唯耕讀;貽厥孫謀在儉勤。
雅言不外詩書禮;家教無非孝弟慈。
僾見愾聞昭祀典; 貽美繩武煥宗祊。
僾見愾聞:僾〈念:ài 潮州話
愛〉仿佛,隱約;愾:嘆息。仿佛看到身影,聽到嘆息。形容對去世親人的思念。西漢?戴圣《禮記?祭義》:“僾然必有見乎其位,出戶而聽,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?!?
祀典:祭祀的儀禮。 南朝 宋 顏延之
《皇太子釋奠會作詩》:“敬躬祀典,告奠圣靈?!?
唐 陳羽 《明水賦》:“神靈是享,祀典攸傳?!?
貽美:遺美。指遺留下來的美好風尚、德行等。 漢
班固
《兩都賦》序:“斯事雖細,然先臣之舊式,國家之遺美,不可闕也?!?
唐 張說
《東都酺宴》詩序:“斯固《雅》《頌》之餘波,政教之遺美?!?
元 劉賡
《睿宗皇帝加上尊謚冊文》:“剛辰爰卜,遺美載揚?!?
繩武:繼承祖先業跡?!对姡笱牛挛洹?"昭茲來許,繩其祖武。"朱熹集傳:"繩,繼,武,跡。言武王之道,昭明如此,來世能繼其跡。"
宗祊:宗廟;家廟?!蹲髠?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若夫保姓受氏,以守宗祊,世不絶祀,無國無之?!薄秶Z?周語中》:“今將大泯其宗祊,而蔑殺其民人,宜吾不敢服也?!?
韋昭 注:“廟門謂之祊。宗祊,猶宗廟也?!?br />
滿門忠節傳宇內;
世代宗親在人間。
漫說不如我同姓;
須求無忝爾所生。
漫說:別說,不要說。
須求:求取。 北齊 顏之推
《顏氏家訓?省事》:“須求趨競,不顧羞慚?!?
無忝:<忝念tiǎn。潮州話:胎奄2(添2)>不玷辱;不羞愧?!稌?君牙》:“今命爾予翼,作股肱心膂,纘乃舊服,無忝祖考?!?
孔 傳:“無辱累祖考之道?!?
德洽群黎安衽席;法嚴三尺懔風霜。
洽:指融洽。感情或行動上一致。也指感情好,沒有隔閡和抵觸。
群黎:百姓。 安:安寧。 衽席:<衽念rèn。潮州話:而音6(任)>床褥與莞簟。泛指臥席?!吨芏Y?天官?玉府》:“掌王之燕衣服、衽席、牀笫、凡褻器?!编嵭?
注引 鄭司農 曰:“衽席,單席也?!? 賈公彥
疏:“衽席者,亦燕寢中臥席…… 司農
云‘單席’,則臥之簟席?!币隇閷嬏幹?。清
王韜
《變法自強下》:“視萬里有如咫尺,經滄波有同袵席?!?
法:指宗法。
三尺:指法律。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法律為“三尺法”,簡稱“三尺”
明?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“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仇一言之憾?!?br />
懔:懔懔。畏懼;危懼貌;戒慎貌?!稌?泰誓中》:“百姓懍懍,若崩厥角?!?
孔 傳:“言民畏 紂 之虐,危懼不安?!?晉
陸機 《文賦》:“心懍懍以懷霜,志眇眇而臨云?!?
明 方孝孺
《答金景文書》:“僕獨學宜加懍懍,而以弗獲聞己過為懼?!?
風霜:指法紀的嚴肅?!洱R書?崔祖思傳》:“教化比雨露,名法方風霜?!?/span>
藉談數典知有祖;
富辰小忿不忘親。
藉談:春秋晉國大夫,“數典忘祖”的主角即是指他。
數典知有祖:相對“數典忘祖”而言。數典忘祖:數:數著說;典:指歷來的制度、事跡。談論歷來的制度、事跡時,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。比喻忘本。也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。后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?!蹲髠?昭公十五年》:“籍父其無后乎!數典而忘其祖?!?br />
富辰小忿不忘親:《左氏傳》富辰曰:兄弟雖有小忿,不廢懿親。意思是“兄弟間雖然有一些摩擦,但還是一脈相連的親緣”。出自左傳。魯僖公24年,鄭伯怨周襄王,引起襄王之怒,想引狄人伐鄭,周襄王的大夫富辰諫說“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”,“兄弟鬩于墻,而外御其侮。如是則兄弟雖有小忿,不廢懿親?!边@句話是強調,盡管兄弟之間存在分歧,但仍應以血緣關系為重,同心共御外侮。
宗功丕著鐘麟趾;
祖澤長綿起鳳毛。
丕著:顯著。明顯,引人注目。丕:大。著:顯明,顯出。
鐘:鐘毓。.鐘靈毓秀。指美好的風土誕育優秀人物。
清 林則徐
《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》:“江海之所涵濡,膏壤之所鐘毓?!?
清 嬴宗季女 《六月霜》第一出:“小妹見 浙江
山水清嘉,人文秀淑, 山陰
道上,鐘毓尤奇,便擬托生彼地?!敝袊焚Y料叢刊《辛亥革命?節譯十一月四日渤海報黎元洪布告山東人民書》:“東
魯 開化最早,文明獨先,山河鐘毓,代生圣哲?!?
麟趾:比喻子孫昌盛。南朝 齊 王融
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族茂麟趾,宗固盤石?!?
宋 蘇軾
《賜彰化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還職事不允詔》:“朕方慶瓜瓞之茂,而欲觀麟趾之應?!?
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三折:“天祐 宋
室,螽斯麟趾之慶,當必有期?!?
祖澤:指祖先的恩澤。 清 曾國藩
《日記?省克》:“觀近年忝丁之漸多,子弟之向學,或者祖澤尚厚,方興未艾,且喜且惴惴也!”
長綿:應作“綿長”。 1.延續久遠。 南朝 梁
庾肩吾 《謝賚林檎啟》:“ 丹徒
故苑,歲綿長而不見; 岷山
舊植,路重阻而來難?!薄段饔斡洝返谑换兀骸捌罩I世人為善,管教你后代綿長?!薄肚迨犯?理密親王允礽傳》:“如大
清
歷數綿長,延臣壽命,臣當益加勤勉,謹保終始?!?
起:產生,發生。陳壽《隆中對》“自董悼以來,豪杰并起,跨州連郡者,不可勝數?!?
鳳毛:比喻人子孫有才似其父輩者。南朝 宋 劉義慶
《世說新語?容止》:“ 王敬倫
風姿似父,作侍中,加授 桓公 公服,從大門入。
桓公 望之,曰:‘ 大奴 固自有鳳毛?!?
余嘉錫 箋疏:“ 南朝
人通稱人子才似其父者為鳳毛?!?br />
一脈源流先世澤;
滿堂醞釀太和春。
一脈:原指河流或山脈的一支。宋 惠洪
《同超然無塵飯柏林寺分題得栢字》:“勿輕一脈微,去漲萬頃澤?!?
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八:“ 太行
一脈走蝹蜿,莽莽畿西虎氣蹲?!甭撝兄赣H族間一系相承的。清
鄭燮 《范縣署中寄舍弟墨》:“南門六家, 竹橫港
十八家, 下佃 一家,派雖遠,亦是一脈?!?
源流:水的本源和支流?!础次饔斡洝怠怠绊槤九郎?直到源流之處”
先世澤:祖先的遺澤。先世:祖先;先人。
醞釀:比喻事情逐漸達到成熟的準備過程?!顿Y治通鑒?漢宣帝地節四年》:“豈徒
霍氏 之自禍哉?亦 孝宣 醞釀以成之也?!?宋
嚴羽 《滄浪詩話?詩辨》:“然后博取盛 唐
名家,醞釀胸中,久之自然悟入?!?br />
太和春:大和的春景。和睦而有活力的景象。太和:亦作“大和”
1.天地間沖和之氣?!兑?乾》:“保合大和,乃利貞?!贝?,一本作“
太 ”。 朱熹
本義:“太和,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?!薄稘h書?敘傳上》:“沐浴玄德,稟卬太和?!薄段倪x》作“太龢”。
唐 元稹
《競渡》詩:“數極鬭心息,大和蒸混元?!?清
陳夢雷
《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》:“神人之怨恫俱消,太和積為豐登之慶?!甭撝兄负湍?。
清 惲敬
《答陳云渠書》:“然家庭大和,文史足用,仰不愧古,俯不愧今,吾弟固有以自樂矣?!?br />
敬恭誠則篤其慶;
昭格明載錫之光。
敬恭:恭敬奉事;敬慎處事?!对?大雅?云漢》:“敬恭明神,宜無悔怒?!?
唐 元稹
《于季友授右羽林將軍制》:“爾其敬恭,無替朕命?!?
清 吳定
《祭何生文》:“自子來游,于今三歲。炤炤修修,高志敏事。敬恭師長,雍睦同儕?!?br />
則篤其慶:則:能。篤:厚益,增益。慶:吉慶,福慶。致使福慶不斷增添?!对娊?大雅?皇矣》“則友其兄,則篤其慶”
昭格:指祭祀。昭格應從機構名引申而來。昭格署---為高麗王朝時隸屬禮曹底下單位,從四品,掌三清星辰醮祭,
昭格署為道家產物,署中道士每日祭拜占卜祈福,誦念道教經書.
明:完備。
載錫之光:載:則。就,便的意思。錫:同"賜"。光:榮光。意思是祖先就賜予以榮光,表示“功德和成就的無上光榮”。
《詩經?大雅?皇矣》“載錫之光,受祿無喪”。
澤及后裔典萬古;
恩貽鄉黨俎千秋。
鄉黨:家鄉,鄉里。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“還付鄉黨
”?!痘弥姓妗贰案鞴僦?,就親戚以及鄉黨”。
保民子而民歡樂;寧爾裔則爾熾昌。
寧:使安定。
熾昌:昌盛。唐 劉禹錫
《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》:“自 漢 涉 魏
,益以熾昌?!甭斅犠婵贾驳?;思貽父母以令名。
聰聽:明于聽??;明于辨察?!稌?酒誥》:“聰聽祖考之彝訓,越小大德,小子惟一?!?br />
懿德:指美好的德行。 思貽:
想給~留下?!抖Y記?內則》說,“父母雖沒,將為善,思貽父母令名,必果;將為不善,思貽父母羞辱,必不果?!币馑际钦f,即使父母故去了,如果想做善事,想到這會給父母帶來好的名聲,就一定會去做。反之,如果想去做壞事,但想到會給父母帶來羞辱,就一定不會去做。
以: 目的在于.。 令名:好名聲。
惟籍葵忱修俎豆;
敢憑明德薦馨香.
惟籍::單獨依靠。.惟:單,只. 籍通“借”。
葵忱:葵:指“葵傾”
;忱:指“熱忱”。意思是象葵花向日而傾一樣的積極與真誠?!翱麅A”比喻向往思慕的心情.?!端问?樂志十五》:“千官云擁,羣后葵傾?!?
修俎豆:修,修立。制定祭祀的禮儀?!稘h書?王莽傳上》:“昭章先帝之元功,明著祖宗之令德,推顯嚴父配天之義,修立郊禘宗祀之禮,以光大孝?!?br />
乃圣乃神監有赫;
維祖維宗啟無疆。
乃圣乃神:既如圣人又有如神明?!稌?大禹謨》:“帝德廣運,乃圣乃神,乃武乃文?!?br />
監有赫:看得非常明顯。監:監視。赫:光明?!对娊?大雅?皇矣》“皇矣上帝,臨下有赫。監觀四方,求民之莫?!?br />
無疆:無窮;永遠?!稌?大誥》:“洪惟我幼沖入,嗣無疆大歷服?!?
孔 傳:“言子孫承繼祖考無窮?!?br />
匡扶民物昭千古;
燮理陰陽障一方。
匡扶: 匡正扶持。 唐 司空圖
《太尉瑯玡王公河中生祠碑》:“志切匡扶,義唯尊戴,每承詔命,若覲天顏?!?
明 梁辰魚
《浣沙記?死忠》:“孤身百戰存,盡功兒將社稷匡扶?!?
民物: 泛指人民、萬物。 漢 蔡邕
《陳太丘碑》:“神化著於民物,形表圖於丹青?!?
宋 張孝祥
《與明守趙敷文書》:“執事以慈惠之師,有來作牧,布宣德意,使田野按堵,民物康阜?!薄肚迨犯?世祖紀二》:“朕親政以來,夙夜兢業,每期光昭祖德,蚤底治平,克當天心,以康民物?!?
昭:指昭耀。照耀?!稘h書?王莽傳中》:“黃氣熏烝,昭燿章明?!?
曹亞伯
《武昌革命真史?致滿清政府電》:“其精忠義氣,震爍乎天地,昭耀乎日月?!?
燮理陰陽:燮<念xiè 。潮州話
泄>:調和;理:治理。指大臣輔佐天子治理國事?!渡袝?周官》:“立太師,太傅,太保。茲惟三公,論道經邦,燮理陰陽?!?
障:指保障。保護(權利、生命、財產等),使不受侵害。清?
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“為國重鎮,不能保障江淮?!?
|
宗祠八字通用聯 |
立愛惟親,立敬惟長;
事死如生,事亡如存。
立愛惟親,立敬惟長:立愛惟親,先愛其親,推之以及疏。立敬惟長,先敬其長,推之以及幼。:《尚書?伊訓》:“立愛惟親,立敬為長,始于家,終于四海?!?br />
事死如生,事亡如存:(先人)已死,奉事他好像活著的一樣;(先人)雖亡,奉事他好像存在的一樣?!盾髯?禮論》:喪禮者,以生者飾死者也,大象其生,以送其死,事死如生,事亡如存。
身范克端,繩其祖武;
家規有訓,貽厥孫謀。
身范克端:意思是自身的行為(有)規范,能夠品行端正。身:自身。范:規范??耍耗軌?。端:指端正?!短綇V記》卷三引《漢武帝內傳》:“今日受教,此乃天也,
徹 戢圣命以為身范?!?br />
世世子孫無相害也;
明明我祖實式憑之。
世世子孫無相害也:世世代代、子子孫孫不互相侵害?!秶Z?魯語上
之“展禽使乙喜以膏沫犒師”》“賜女土地,質之以犧牲,世世子孫無相害也”
明明:明智,明察。詩經?大雅?常武》:“赫赫明明,王命卿士?!?
毛 傳:“明明然,察也?!?晉 陶潛
《讀<山海經>》詩之十一:“明明上天鑒,為惡不可履?!?
式憑:意謂依托,依靠,憑借。式,語助詞,無實義?!犊资琛罚骸笆秸?,車上之橫木。男子立乘,有所敬則俯而憑式,遂以為名?!薄睹魇?李賢傳》:“此
堯 舜 用心也,天地祖宗實式憑之”。
奉之以樂,安之以禮;
敬其所宗,愛其所親。
奉:指供奉。祭祀神佛,祖先。
安:安置。安排他人在指定的地方或位置上。
金鼎呈祥,龍香結彩;
銀臺報喜,鳳燭生花。
龍香:祭祀用的龍狀的香條。
鳳燭:做成彩鳳形的燈。因其點燭,故稱鳳燭。
繼序不忘,昭假烈祖;春秋匪懈,佑啟后人。
祭用烝嘗,仰酬祖德;
禮循昭穆,克序人倫。
克序:嚴格制定,實行倫序。
僾見愾聞,孝思不匱;秋嘗春礿,祀事孔明。
春礿:夏 殷
時,天子、諸侯于春季舉行宗廟之祭?!抖Y記?王制》:“天子諸侯宗廟之祭,春曰礿,夏曰禘,秋曰嘗,冬曰烝?!?
鄭玄 注:“此蓋 夏 殷 之祭名, 周
則改之?!?/span>
雨順風調,四時無害;
民安物阜,一視同仁。
必有豐年,人耕禹甸;
貽爾多福,家戴堯天。
禹甸:,《詩.小雅.信南山》:"信彼南山,維禹甸之。畇畇原隰,曾孫田之。"毛傳:"甸,治也。"朱熹集傳:"言信乎此南山者,本禹之所治,故其原隰墾辟,而我得田之。"本謂禹所墾辟之地。后因稱中國之地為禹甸。
堯天:《論語?泰伯》:“巍巍乎,唯天為大,唯 堯
則之?!敝^ 堯
能法天而行教化。后因以“堯天”稱頌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。明
王錂 《春蕪記?宸游》:“主公統紹千春,名高三
郢
,山河鼎盛,寰宇恩敷,正宜招尋勝地,共樂堯天?!?/span>
祖則無私,無為善長;
宗能秉公,師作明神。
無為善長:不抱有目的性的去行善之后不留下任何足跡。相當于現在的“助人為樂而不圖名利”
《老子》第二十七章:“善行無轍跡,善言無瑕謫;善數不用籌策;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,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?!薄吧菩袩o轍跡”
善于行走的人,不留下足跡或車轍。形容具有高尚行為的人,不愿意人們對他有所覺察。轍,是軌跡;跡,是足跡。
師:榜樣。
明神:指神靈,神圣?!洞笱?云漢》“敬恭明神,宜無悔怒”
是訓是行,贊乃祖武;
有典有則,貽厥孫謀。
禮以待人,恭以致昌;
優然見位,愾然聞聲。
優然:.安然。 明
陶宗儀《輟耕錄?發宋陵寢》:“ 高宗
陵,骨髮盡化……若 光 ( 光宗 )、 寧 (
寧宗 )與諸后,優然如生, 羅陵使 (中官陵使
羅銑 )亦如前棺斂,后悉從火化?!?br />
見位:“見”通“現”。出現在靈位上。見位之說有如“祭如在”
愾然:感慨貌;嘆息貌?!抖Y記?祭義》:
“出戶而聽,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?!?br />
聞聲:似乎也聽到了前輩的聲音一樣,表達一種緬懷的意思。
有德可久,有功可大;
致愨則著,致愛則存。
有德可久,有功可大:能夠持久是賢人的美德,能夠做大事是賢人的功業。
出自《周易.上傳》篇:“乾以易知,坤以簡能。易則易知,簡則易從。易知則有親,易從則有功。有親則可久,有功則可大??删脛t賢人之德,可大則賢人之業。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,天下之理得,而成位乎其中矣?!?
○1“乾以易知,坤以簡能?!币馑际牵呵怯蔑@而易見的方式讓人知道,坤是用簡單的方法來起到作用。
○2“易則易知,簡則易從?!币馑际牵猴@而易見了你就容易明白,事情簡單了你就容易去做。
○3“易知則有親,易從則有功?!币馑际牵耗阏f的話容易讓人明白,那么就容易讓人對你有親近感;事情容易去做了,那么做出來就會取得成績。
○4“有親則可久,有功則可大?!币馑际牵阂驗閯e人對你有親近感,那么大家在一起的相處就會長久;因為簡單的事情做出了成績,別人看來就都愿意去做,大家都做出了成績那么你的功績就會越來越大。
○5“可久則賢人之德,可大則賢人之業?!币馑际牵捍蠹叶奸L久的和你在一起不背棄你就可說明你有賢人一般的德行;你有了諸多的功績也就證明了你開創了賢人一般的事跡。
致愨<念què潮州話
殼>則著,致愛則存:“致”通“至”,極盡之意。由于很真摯,所以耳目中能清晰地顯現出親人的音容笑貌;由于敬愛,所以親人永遠活在他的心里?!抖Y記?祭義》“致愛則存,致愨則著,著存不忘乎心,夫安得不敬乎!齊齊乎其敬也,愉愉乎其忠也,勿勿乎其欲其饗之也?!?/span>
鑄史熔經光耀前烈;
孝親敬長無玷家聲。
鑄史熔經:指融會貫通史冊和經籍中的知識。
譜牒赫赫千載蕃昌;
家乘燦燦萬世輝煌。
譜牒、家乘:具指家譜、族譜。
蕃昌:蕃衍昌盛?!蹲髠?閔公元年》:“《屯》固、《比》入,吉孰大焉?其必蕃昌?!?
漢 王符
《潛夫論?忠貴》:“竊亢龍之極貴者,未嘗不破亡也;成天地之大功者,未嘗不蕃昌也?!?
唐 韓愈 《毛穎傳》:“獨 中山
之族,不知其本所出,子孫最為蕃昌?!?明 劉基
《郁離子?螇螰》:“民物蕃昌,蠻夷嚮風?!?/span> |
宗祠九字通用聯 |
凡今之人,不如我同姓;
聿修厥德,無忝爾所生。
聿修厥德:聿<念yù。潮州話
律>。發語詞,無義。厥。那個,不定的代稱。厥德,品德。修養自身的品格,繼承先人的德業.?!对?大雅?文王》:“無念爾祖,聿脩厥德,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?!?
毛 傳:“聿,述?!表脖局~,后多訓為“述”。
春露秋霜,本枝衍百世;
蘋蘩藻潔,俎豆祝千秋。
衍:衍曼?!把堋蓖ā把印?。 綿延不絕的意思。漢
司馬相如
《大人賦》:“鉆羅列聚叢以蘢茸兮,衍曼流爛壇以陸離?!?/span>
繼述序人倫,禮循昭穆;
馨香酬祖德,祭用烝嘗。
繼述:繼承。繼,承受,繼承。述。遵循。岳珂
《桯史?陳了翁始末》:“主上修繼述之效,閤下乃違志壞事?!?br />
馨香:指用作祭品的黍稷?!蹲髠?僖公五年》:“若
晉 取 虞 ,而明德以薦馨香,神其吐之乎?” 唐
包佶
《祀風師樂章?迎俎酌獻》:“德盛昭臨,迎拜巽方。爰候發生,式薦馨香?!?
清 陳夢雷
《木癭瓢賦》:“調太羹而注黃流兮,薦馨香而攸宜?!币喾褐腹┓钌穹鸬南慊?。紹劇《龍虎斗》第十場:“生為英雄死為神,千秋萬歲受馨香?!?/span>
子姓萃一堂,序昭序穆;
祖靈追百世,若見若聞。
子姓:泛指子孫、后輩?!抖Y記?喪大記》:“既正尸,子坐于東方,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東方?!?
鄭玄
注:“子姓,謂眾子孫也?!薄缎绿茣?呂才傳》:“法曰:‘官爵富貴,葬可致也;年壽脩促,子姓蕃衍,葬可招也?!?br />
萃:薈萃,聚集,會集的意思。
祖靈:祖宗英靈。 漢 蔡邕
《京兆樊惠渠頌》:“泯泯我人,既富且盈,為酒為釀,烝畀祖靈?!薄逗鬂h書?袁譚傳》:“昔先公廢黜將軍以續賢兄,立我將軍以為嫡嗣,上告祖靈,下書譜牒?!?
三國 魏 曹植 《禾謳》:“昔生 周 朝,今植
魏 庭,獻之朝堂,以照祖靈?!?br />
喬木發千枝,豈非一本;
長江分萬派,總是同源。 |
宗祠十字通用聯 |
修身齊家,不外綱常大節;
繼志述事,毋忘孝友先聲。
修身齊家:修身齊家儒家的倫理政治。指加強自身的修養,治理好家政?!抖Y記?大學》:“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?!?br />
綱常:三綱五常。三綱五?!叭V”即“君為臣綱”、“父為子綱”、“夫為妻綱”;“五?!笔侵浮叭?、義、禮、智、信”。
《論語?為政》“殷因于夏禮,所損益可知也”何晏集解:“馬融曰:‘所因,謂三綱五常也?!?br />
大節:高尚的節操用忠言以充所學?!?。
繼志述事:繼:繼承;志:志向;述:敘述。繼承先哲的志向來言事理政。明?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二十九回“君臣協心,繼志述事,盡遵先王之政。四方附庸之國,皆行朝貢西土。二百鎮諸侯,皆率王
化?!鼻濞B黃宗羲˙周子佩先生墓志銘:守禮不違,繼志述事。
先聲:昔日的聲望。宋 蘇軾
《送穆越州》詩:“舊政猶傳 蜀 父老,先聲已振
越 溪山?!?宋 蘇轍
《送李誠之知瀛州》詩:“春風吹旌旆,先聲遍城堡?!?br />
廚稱東道,飲食烹調有賴;
德葉南離,善惡昭彰無私。
稱:符合,相當。
東道:請客的主人或接待別人的人(當東道)。也叫“東道主”。
賴:倚仗,依托。引申為“保障”。
葉:同“協”。和洽,相合。
南離:指代火神。南方“丙丁火”,《易》“離為火?!??!痘茨献?天文訓》“南方,火也,其帝炎帝,其神祝融?!薄豆茏?五行》“黃帝得祝融而辨南方?!?br />
善惡昭彰:昭彰:明顯。好壞或是非分明。
陟降遙通,魂魄常依華屋;
春秋展祭,馨香宜徹幽泉。
陟降:<陟念zhì潮州話
竹或禿>升降,上下?!对?大雅?文王》:“ 文王
陟降,在帝左右?!?朱熹 集傳:“蓋以 文王
之神在天,一升一降,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,是以子孫蒙其福澤,而君有天下也?!?
馬瑞辰
通釋:“《集傳》之説是也……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,皆曰陟降?!毒粗吩娫唬骸疅o曰高高在上,陟降厥土,日監在茲?!搜蕴熘旖狄??!堕h予小子》詩曰:‘念茲皇祖,陟降庭止?!对L落》詩曰:‘紹庭上下,陟降厥家?!搜宰孀谥旖狄?。天陟降,
文王 之神亦隨天神為陟降。故曰‘ 文王
陟降,在帝左右’?!焙笠蛞詾樽孀谏耢`暗中保佑之義。
華屋:華美的屋宇,指朝會、議事的地方?!妒酚?平原君虞卿列傳》
“歃血于華屋之下?!?br />
幽泉:幽泉在中州的傳說中是一切生命的終點,死亡的開始。沒有人知道幽泉在哪里,但是人們都知道它的唯一含義,就是死亡。幽冥之下是為黃泉。泛指陰間地府或死者。南朝
梁 江淹
《傷愛子賦》:“傷弱子之冥冥,獨幽泉兮而永閟?!薄杜f唐書?忠義傳上?王義方》:“請重鞫
正義 死由,雪冤氣於幽泉,誅姦臣於白日?!?br />
保障一方,功昭禾麻菽麥;
興隆四序,德遍動植飛潛。
禾麻菽麥:
指禾稻,麻,豆和麥?!夺亠L?七月》:“九月筑場圃,十月納禾稼。黍稷重穋,禾麻菽麥”。
四序:指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?!段簳?律歷志上》:“然四序遷流,五行變易?!?
唐 王勃
《守歲序》:“春、秋、冬、夏,錯四序之涼炎?!?
清 顧炎武 《華山》詩:“四序乘金氣,三峯壓
大河 ?!?br />
動植飛潛:天上飛的、水里游的,陸地上的動物與植物。?!保ㄍ醴蛑?,《張子正蒙注》)“飛潛、動植、靈蠢、善惡、皆氣所必有”。
燮理陰陽,不過替天行道;
參贊化育,無非代地施恩。
參贊化育:即參與以及佐助天地之變化和孕育。天的作用是“化”,化生萬物;地的作用是“育”,養育萬物;人的作用是“贊”,助成天地之功。三者各盡其能而融為一體,是為“參”。
《中庸》“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;能盡其性;則能盡人之性;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;能盡物之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;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?!?br />
人至上,圣賢書可耕可讀;
德為繩,祖宗恩當報當酬。
繩:繩尺(指墨線和量尺。皆為匠人所用的工具)。引申為“準則;法度”
祖宗忠厚遺留,由來遠矣;歲時蒸嘗祭享,可不敬乎。
祭享:也作“祭饗”供奉祭品祭神?!稌x書?慕容儁載記》:“祭饗朝慶,宜正服袞衣九文,冠冕九旒?!薄肚迨犯?禮志二》:“舊制,祭饗用生牢,頒百官胙肉?!?br />
萃子孫于一堂,序昭序穆;
祀祖宗于百代,報德報恩。
靈通本乎聰明,山川并壽;
顯應由于正直,人物增輝。
靈通:神通,靈性?!段饔斡洝贰案兄染?,遂有靈通之意”。
聰明:聽曰聰,視曰明。因此,聰明的本意是會聽會看。史記五帝本紀第一就講過,“聰明者,聞見明辨”。大意講的就是聰明人總是會聽會看。
顯應:能夠明顯反應。反之叫冥感,冥應。 |
宗祠十一字通用聯 |
報德報功,愛祖時思心不斁;
致誠致愨,敬神如在孝常存。
斁也作“<念yì潮州話 譯>:厭倦;懈??;厭棄。
致誠致愨:“致”通“至”。至,極盡之意。非常真誠,樸實,恭謹?!抖Y記?禮器》:“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?是故君子慎其獨也?!编嵭ⅲ骸吧倨渖?,致誠愨?!睈?,謹也。致誠愨即致誠意。
春祀秋嘗,遵萬古禮賢樂圣;
左昭右穆,序一家世代源流。
禮賢:禮:以禮相待。賢:指賢士,有美德、有才能的人。對賢者以禮相待;對學者非常尊敬。
樂圣:樂于圣道。 漢 揚雄
《法言?問明》:“天樂天,圣樂圣?!笔サ溃菏ト酥?。也特指
孔子
之道?!肚f子?天道》:“天道運而無所積,故萬物成;帝道運而無所積,故天下歸;圣道運而無所積,故海內服?!碧?
韓愈
《請復國子監生徒狀》:“今圣道大明,儒風復振,恐須革正,以贊鴻猷?!?br />
春露秋霜,當思德業由先澤;
云蒸霞蔚,留得讀書與后人。
德業:德行與功業?!逗鬂h書?楊震傳》:“自 震
至 彪 ,四世太尉,德業相繼?!?唐 杜甫
《暮秋將歸秦留別湖南幕府親友》詩:“大府才能會,諸公德業優?!?br />
云蒸霞蔚:蒸:上升;蔚:彌漫。像云霞升騰彌漫。形容景物燦爛絢麗。南朝宋?劉義慶《世說新語?言語》:“千巖競秀,萬壑爭流。草木蒙籠其上,若云興霞蔚?!?br />
要好兒孫,須從尊祖敬宗起;欲光門第,還自讀書積善來。
堂勢尊嚴,昭奕代祖功宗德;
孫支蕃衍,承萬年春祀秋嘗。
孫支蕃衍:繁盛眾多?!对?唐風?椒聊》:“椒聊之實,蕃衍盈升?!薄侗笔?于謹傳》:“子孫蕃衍,皆至顯達?!鼻?
戴名世
《祭錢云瞻文》:“方伯子侄極為蕃衍,而余輩外弟兄落落不過數人?!?
勝因
《實業救國之懸談》:“吾國百產蕃衍,物力豐犀?!?br />
勤儉持家,農工商賈各居業;
文章華國,祖考高曾乃慰心。
文章華國:“華國” 光耀國家。晉 陸云
《張二侯頌》:“文敏足以華國,威略足以振眾?!?
宋 蘇軾
《賀鄰帥及監司正旦啟》:“恭惟某官厚德鎮浮,高名華國?!蔽恼氯A國:指某人的文采為天下人所稱道!優秀的文學作品流傳很廣的意思!與之相對的是“詩禮傳家”。
先代有貽謀,肇基端由勤儉;
后人宜繼緒,務本只在讀耕。
肇基:謂始創基業?!稌?武成》:“至于 大王
,肇基王跡?!?晉 劉琨 《勸進表》:“伏惟
高祖宣皇帝 肇基景命, 世祖武皇帝
遂造區夏,三葉重光,四圣繼軌?!?br />
端由:原因;緣由。
繼緒:謂承繼先代功業?!稘h書?禮樂志》:“樂終產,世繼緒?!?br />
務本:致力于根本?!墩撜Z?學而》:“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?”《禮記?學記》:“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
河 而后海,或源也,或委也,此之謂務本?!?br />
守祖宗一脈真傳,克勤克儉;
教子孫兩行正路,唯讀唯耕。
克勤克儉:克:能夠。既能勤勞,又能節儉?!渡袝?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儉于家?!?br />
族勢尊嚴,昭奕代祖功宗德;
孫枝蕃衍,乘千年舊譜新志。
祖德昭昭億萬年,長傳宇內,
譜諜燦燦千百世,猶在人間。 |
宗祠十一字以上通用聯 |
溯祖德宗功,奕葉簪纓推望族;
別蘭孫桂子,萬年詩禮繼先聲。
溯:指追溯。溯,逆水而行;后引申為追求根源。比喻回首往事、探尋淵源。
奕葉:累世,代代。漢 蔡邕
《瑯邪王傅蔡郎碑》:“奕葉載德,常歷宮尹,以建于茲?!薄端鍟?禮儀志七》:“
宣尼 制法,云行 夏 之時,乘 殷
之輅。奕葉共遵,理無可革?!?明 宋濂
《元徵士周君墓志銘》:“君自以奕葉為儒,繼承不易,孳孳問學?!?
清 劉大櫆
《<張訥堂詩集>序》:“見其父子祖孫奕葉相承如此,孰不神往而慕艷之?!?br />
簪纓: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。后遂借以指高官顯宦。張悅《浥湖山寺》“不將蘿薜易簪纓?!薄稗热~簪纓”指子孫世代都為高官貴族。
推:指推定。
望族:有名望、有地位的家族。秦觀《王儉論》“王謝二氏,最為望族?!?br />
別:另外的意思。(古代沒有“另”字,現代“另、另外”的意義在古書中常用“別”字來表示)《資治通鑒》“宜別圖之”
蘭孫桂子:對人子孫的美稱。明?湯顯祖《紫簫記?就婚》:“作夫妻天長地遠,還愿取桂子蘭孫滿玉田?!?br />
先聲:昔日的聲望。宋 蘇軾
《送穆越州》詩:“舊政猶傳 蜀 父老,先聲已振
越 溪山?!?宋 蘇轍
《送李誠之知瀛州》詩:“春風吹旌旆,先聲遍城堡?!?br />
百族重四民,士農工商各歸本業;
兩房源一脈,伯叔兄弟須念同胞。
百族:泛指各族。
各歸本業:本業。本職工作。各自安心(回歸)從事自己的職業,過自己的生活。清?黃小配《洪秀全演義》第三十五回:“凡爾村鄉市鎮,不用驚惶,士農工商,各安本業?!?br />
高天厚地獻奇,星斗圖書山水畫;
光宗耀祖垂訓,衣冠禮樂圣賢言。
高天厚地:比喻長久。明?吳承恩《賀金恥齊翁媼齊壽障詞》引:“高天厚地,共啟長年?!?br />
圖書:指河圖洛書。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,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。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,陰陽五行術數之源。最早記錄在《尚書》之中,其次在《易傳》之中,諸子百家多有記述。太極、八卦、周易、六甲、九星、風水、等等皆可追源至此?!兑?系辭上》有:"河出圖,洛出書,圣人則之"之說。
光宗耀祖:光:有面子;宗:宗族;耀:顯耀;祖:祖先。為宗族爭光,使祖先顯耀。元?石君寶《曲江池》第四折:“今幸得一舉登科,榮宗耀祖?!鼻?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3回:“兒子管他,也為的是光宗耀祖?!?br />
垂訓:垂示教訓?!段倪x?夏侯湛<東方朔畫贊>》:“傲世不可以垂訓也,故正諫以明節?!?
劉良 注:“傲慢理不可以垂教后人?!?三國 魏
嵇康
《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》:“夫先王垂訓,開端中人?!?
明 李贄
《答馬歷山書》:“雖各各著書立言,欲以垂訓后世,此不知正墮在好為人師之病上?!?
清 陳熾
《<盛世危言>序》:“顧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??瘴拇褂?,道可傳而器不可傳?!?br />
何須溯趙錢孫李周,非一脈正宗;
實只求工農商學兵,能五體同心。
立業維艱,雖一粟一絲無忘先澤;
守成非易,遵六德六行不墜家聲。
六德:(1)謂人的六種美德?!稌?皋陶謨》:“日嚴祗敬六德,亮采有邦?!卑?,“六德”即“九德”“寬而栗,柔而立,愿而恭,亂而敬,擾而毅,直而溫,簡而廉,剛而塞,彊而義”中的六種。
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?才略》:“ 虞 夏
文章,則有 皋陶 六德?!?明 唐順之
《廷試策一道》:“ 禹
曰:‘知人則哲,能官人;安民則惠,黎民懷之?!种匀?、六德,皆以廣知人之旨也?!?br />
(2)古代使臣的六項守則?!秶Z?魯語下》:“《皇皇者華》,君教使臣曰‘每懷靡及’,諏、謀、度、詢,必咨於周。敢不拜教。臣聞之曰:‘懷和為每懷,咨才為諏,咨事為謀,咨義為度,咨親為詢,忠信為周?!L使臣以大禮,重之以六德,敢不重拜?!?
韋昭
注:“六德,謂諏也,謀也,度也,詢也,咨也,周也?!?br />
(3)周
大司徒教民的六項道德標準?!吨芏Y?地官?大司徒》:“以鄉三物,教萬民而賓興之。一曰六德:知、仁、圣、義、忠、和?!?
清 姚鼐 《乾隆庚寅科湖南鄉試策問》之一:“昔
箕子 言五事,《周禮》言六德, 孔子
四教:文、行、忠、信而已?!?br />
(4)兵家之六德:禮、仁、信、義、勇、智?!端抉R法?仁本》:“古者逐奔不過百步,縱綏不過三舍,是以明其禮也。不窮不能而哀憐傷病,是以明其仁也。成列而鼓,是以明其信也。爭義不爭利,是以明其義也。又能舍服,是以明其勇也。知終知始,是以明其智也。六德以時合教,以為民紀之道也?!?br />
六行:六種善行?!吨芏Y?地官?大司徒》:“六行:孝、友、睦、婣、任、恤?!保ā皨A”同“姻”)晉
陸云
《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》:“六言六行,匪君不肅?!?
唐 陳子昂
《申州司馬王府君墓志》:“君三德允章,六行既穆?!?
清 錢謙益
《刑科給事中薛大中父約贈徵仕郎刑科給事中制》:“敦六行以重任恤,既以仁厚起家?!?br />
春露秋霜,正蘊藻流芳,蘋蘩煥彩;
左昭右穆,喜宗枝蕃衍,靈爽式憑。
蘊藻:水草名?!段倪x?左思<蜀都賦>》:“雜以蘊藻,糅以蘋蘩?!?
劉逵 注:“蘊藻、蘋蘩皆水草也?!?魯迅
《吶喊?社戲》:“那聲音大概是橫笛……﹝我﹞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【亦作“薀藻(wēn
zǎo) ”】之香的夜氣里?!?許杰
《白雪的消融》:“我又在小缸里……散放著許多翠綠的蘊藻?!?br />
靈爽式憑:靈爽:神靈爽心快意。式憑:依靠。式,語助詞,無實義。。晉
袁宏
《后漢紀?獻帝紀三》:“朕遭艱難,越在西都,感惟宗廟靈爽,何日不嘆?!?
明 張煌言
《祭定西侯張侯服文》:“茲憑仗靈爽,駐師 林門
,苦以軍滯,未遑瞻掃高塋?!?清 錢泳
《履園叢話?夢幻?秦檜鐵像》:“竊念 岳王
靈爽在天,逆 檜 沉淪地獄久矣?!?嚴復
《救亡決論》:“災異至此,可為寒心,然安知非祖宗在天靈爽,默示深痌也哉!”
家肥則族肥,不外親親長長數大事;
祖遠而聽遠,全憑子子孫孫一個心。
親親長長:語出《禮記?大傳》“親親也,尊尊也,長長也,男女有別,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”
這是“禮治”地根本原則 在周禮所確立地全部規范和制度中,一直貫串著的原則?!坝H親”指必須親愛自己地親屬,特別是以父權為中心地尊親屬;子弟必須孝敬父兄,小宗必須遵從大宗;分封和任命官吏必須“任人唯親”,使親者貴、疏者賤,并按嫡長承繼制代代世襲下去?!白鹱稹敝赶录壉仨氉鹁春妥駨纳霞?、特別是作為天下大宗地天子和一國宗主地國君;嚴格上下等級秩序,不得僭越,不許犯上作亂?!伴L長”指小輩必須敬仰長輩?!澳信袆e”指男尊女卑、“男女授受不親”和同姓不婚。其中最根本地是“親親”和“尊尊”?!坝H親”是宗法原則,“尊尊”是等級原則?!坝H親父為首”,旨在維護家長制;“尊尊君為首”,旨在維護君主制。二者都是為穩固宗法等級制服務地。從這兩個根本原則動身,周禮在倫理品德上特別強調孝和忠。在當時地宗法等級制度下,“親”和“尊”常常二位一體,因而孝和忠也常常兩相結合:子弟孝敬父兄、小宗遵從大宗,也就是下級忠于上級?!坝H親”和“尊尊”既是周禮地根本原則,也是西周立法地指導思想,與此相應,孝和忠既是倫理品德規范,又是法律規范。
垂訓一無欺,能安分者即是敬宗尊祖;
守身三自及,會吃虧的便為孝子賢孫。
守身:守護自身(善性)?!睹献?離婁章句》““事,孰為大?事親為大;守,孰為大?守身為大。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,吾聞之矣;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,吾未之聞也。孰不為事?事親,事之本也;孰不為守?守身,守之本也。曾子養曾皙,必有酒肉。將徹,必請所與;問有余,必曰‘有’。曾晳死,曾元養曾子,必有酒肉。將徹,不請所與;問有余,曰‘亡矣’,將以復進也。此所謂養口體者也。若曾子,則可謂養志也。事親若曾子者,可也。\\哪一種侍奉最重要?侍奉父母最重要;哪一種守護最重要?守護自身(的善性)最重要。不喪失自身(善性)而能侍奉好父母的,我聽說過;喪失了自身(善性)而能侍奉好父母的,我從來沒聽說過。哪個長者不該侍奉?但侍奉父母才是侍奉的根本;哪種好品德不該守護?但守護自身(的善性)是守護的根本。曾子奉養他的父親曾晳,每餐必定有酒肉。撤除食物時,必定要請示(剩下的酒肉)給誰;父親問有沒有剩余,必定說‘有’。曾晳死后,曾元奉養他的父親曾子,每餐也必定有酒肉。撤除時,不請示剩余的給誰;父親問有沒有剩余,就回答說‘沒有了’,準備拿吃剩的下頓再進奉給父親。這叫作對父母的口體奉養。像曾子那樣,就可以稱為對父母心意的奉養了。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?!?
三自:自,自省。即自我反省?!墩撜Z》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為人謀而不忠乎?于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”
曾參每日三省是從另外三個方面去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;一是反省謀事情況,即對自己所承擔的工作是否忠于職守;二是反省自己與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諾言;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,即是否把學到的內容身體力行??傊?,通過自省是要從思想意識、情感態度、言論行動等各個方面去深刻認識自己、剖析自己。
僾乎見、愾乎聞,豈陳俎載牲,遂云來格;
屬于毛、離于里,非修身慎行,何以饗親。
僾見愾聞:僾:仿佛,隱約;愾:嘆息。仿佛看到身影,聽到嘆息。形容對去世親人的思念。西漢?戴圣《禮記?祭義》:“僾然必有見乎其位,出戶而聽,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?!?br />
屬毛離里:屬:連屬。毛:猶表,古代裘衣毛在外。毛和里,以裘為喻,指裘衣的里表。離:通“麗”《易。離卦》“離,麗也”,附著。借皮裘的表(毛)和里(襯)相互依附,不可分離。比喻子女與父母關系的密切?!对娊?小雅?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不屬于毛?不離于里?”\\“無時不尊我父親,無時不戀我母親。不連皮裘外面毛?不附皮裘內里襯?”
修身慎行:修:學問、品德方面的學習和鍛煉。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,謹慎小心地處理問題。漢?王符《潛夫論?實貢》:“夫修身慎行,敦方正直,清廉潔白,恬淡無為?!?br />
宗祠對名山,左青龍、右白虎,祥瑞上騰萬丈焰;
門前環古水,襟東江、袖西洲,彩練直涌百川雄。
富貴顯然,必忠孝節義自任數端,方可無慚宗祖;
詩書美矣,但農工商賈各專一業,便非不肖子孫。
祖遺世澤長新,禮樂詩書先哲,燕冀須發揚光大;
宗留家聲勿替,衣冠文物后裔,蟬聯要繼往開來。
先哲:先世的賢人。
衣冠文物:衣冠:
古代士以上戴冠,這里借喻文人眾多。比喻太平盛世,文人眾多,文化興盛?!端鍟?百官志》:“于時三川定鼎,萬國朝宗,衣冠文物,足為壯觀?!?br />
蟬聯:蟬脫殼方法獨特,幼蟲留下軀殼,成蟲以原貌從軀殼中脫穎而出,在原基礎上得以延伸和保持。因此,人們將蟬的蛻變現象比喻為:綿延不斷,連續相承。
穆元祀,禮莫愆,繼禰、繼祖、繼高曾,孝思不匱;
屢豐年,歲其有,奉牲、奉盛、奉酒醴,明德維馨。
穆:恭敬?!对?周頌?清廟》“于穆清廟?!薄 对?大雅?假樂》
“穆穆皇皇?!?br />
元祀:指大祭天地之禮?!稌?洛誥》:“記功,宗以功,作元祀?!?
孔傳:“有大功則列大祀?!薄段倪x?張衡<東京賦>》:“元祀惟稱,羣望咸秩?!?
薛綜
注:“元,大也;祀,祭也;稱,舉也。謂大祭天地之禮既舉,羣岳眾神,望以祭祀之,皆有秩次?!薄肚迨犯?禮志六》:“於是僉議怡賢親王
允祥 ,宗功元祀,宜居首?!?br />
繼禰:禰,指宗法制度下死去并在宗廟中立了神主牌位的父親。此處當指諸弟,繼禰是指繼承別子諸弟的后代子孫。
按:西周春秋時期的宗法制度的主要特點是在嚴格區分嫡庶、確立嫡長子的優先繼承權的前提下,在宗族內部區分大宗、小宗,無論大宗、小宗都以正嫡為宗子,宗子具有特殊的權力,宗族成員必須尊奉宗子。
歷來論宗法者,都十分重視《禮記?大傳》中的一段話:
別子為祖,繼別為宗,繼禰(nǐ)者為小宗。有百世不遷之宗,有五世則遷之宗。百世不遷者,別子之后也。宗其繼別子者,百世不遷者也。宗其繼高祖者,五世則遷者也。尊祖故敬宗;敬宗,尊祖之義也。
【別子:或曰庶子,或曰包括本國公子、異姓公子(來自他國者)以及庶民起為卿大夫三種,或曰除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兒子。后一說較合理?!?
【繼別:謂繼承別子位置的后代,就是別子的嫡長子孫?!?br />
繼禰:禰,指宗法制度下死去并在宗廟中立了神主牌位的父親。此處當指諸弟,繼禰是指繼承別子諸弟的后代子孫。
【別子為一宗的正支】,雖經百世仍得祭其始祖,是為大宗。別子諸弟是一宗的旁支,傳至五代之后其與別子關系已超出同一高祖范圍,因此就不再祭別子的祖先,而另祭祀本支的祖先,是為小宗。大、小宗雖是相對的,但對于天子來說則是絕對的。大宗率小宗,小宗率群弟,天子、諸侯、大夫(卿)、士形成一個嚴密的家族式的統治體系。
奉盛:奉獻盛于器中的黍稷等祭品?!蹲髠?桓公六年》:“奉盛以告曰:‘絜粢豐盛?!^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?!?br />
酒醴:酒和醴。亦泛指各種酒?!对?大雅?行葦》:“曾孫維主,酒醴維醹?!薄吨芏Y?天官?凌人》:“凡外內饔之膳羞鑑焉。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?!?
賈公彥
疏:“酒謂酒人之酒,謂三酒、五齊,舉酒而言;漿人之醴謂六飲,舉醴而言?!?br />
春有心于露,秋有心于霜,遵戴禮遺規,欽崇祀典;
父之貴者慈,子之貴者孝,式文公懿訓,篤念倫常。
戴禮:《禮記》成于漢宣帝(劉詢)時,作(編)者分別為戴德、戴圣叔侄。前者之作稱為《大戴禮》后者之作稱為《小戴禮》。一般情況下是指《小戴禮》?!缎〈鞫Y》綜合了戰國到西漢初期關于禮的問題討論的文章,其中包括孔子弟子的論述。雖然《禮記》非孔子的原作,但是也對孔子禮制思想的精細闡述,同時也表現孔子宗法思想對漢初的影響。唐
李巽
《駁尚書右仆射鄭珣瑜謚議》:“夫《禮記》者非盡圣賢之意也,非盡
宣尼 之所述也,當時雜記也。昔 后蒼
為曲臺記,其弟子 戴圣
增損刊定為《小戴禮》,今《禮記》是也?!?br />
遺規:(1).先前留下來的法度、規則。 晉 張華
《答何劭》詩之二:“ 周任
有遺規,其言明且清?!?清 張五典
《示吏》詩:“社倉遺規傳紫陽,其人經畫行其鄉?!?
劉師培 《南北文學不同論》:“ 溫子昇
長於碑版,敘事簡直,得 張 蔡 之遺規; 盧思道
長於歌詞,發音剛勁,嗣 建安 之佚響?!?
(2).留下的謀劃。 宋 岳珂
《桯史?吳畏齋謝贄啟》:“時北事已章灼,余念數路出師,具有殷鑒,雖上流運奇,先王有遺規,而今未必能?!?
欽崇:崇敬?!稌?仲虺之誥》:“欽崇天道,永保天命?!?br />
式:效法?!对?周頌?我將》“儀式刑文王之典?!?br />
文公:指周文公,即通常所說的“周公”。公有詩曰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?!睔v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(約公元前1100年),亦稱叔旦,周文王姬昌第四子。因封地在周(今陜西岐山北),故稱周公或周公旦。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、軍事家和思想家,被尊為儒學奠基人,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。周文公是其謚號。在位28年。
懿:懿偉。偉大的意思。
訓:指“訓典”(古圣王的典籍):
典式,法則?;颉坝柛瘛保航逃?規范。
篤念:深切懷念;深切顧念。聯中指后者?!赌鲜?袁昂傳》:“﹝從兄﹞篤念之深,在終彌固?!?
明 沉德符
《野獲編?言事?郭希顏論廟制》:“時上未有意祧
仁宗 ,而 希顏
窺見上旨,篤念孝烈,必欲先祔?!薄肚迨犯?睿忠親王多爾袞傳》:“諸君子果識時知命,篤念故主,厚愛賢王,宜勸令削號歸藩,永綏福祿?!?br />
倫常:封建時代稱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五種關系為五倫,認為這種尊卑、長幼的關系是不可改變的常道,稱為倫常。
尊祖敬宗,豈專在黍稷馨香,最貴心齋明而躬節儉;
光前裕后,誠惟是簪纓炳赫,自當家禮樂而戶詩書。
齋明:指謹肅嚴明。 明 李東陽
《西北備邊事宜狀》:“臣愿陛下齋明治心,勵精圖治?!?br />
光前裕后:光前:光大前業;裕后:遺惠后代。為祖先增光,為后代造福。形容人功業偉大。南朝?陳?徐陵《歐陽頠德政碑》:“方其盛也,綽有光前?!薄渡袝?仲虺之誥》:“以義制事,以禮制心,垂裕后昆?!彼?王應麟《三字經》:“揚名聲,顯父母,光于前,裕于后?!?br />
躬:自身。
炳赫:謂明顯突出。 明 胡應麟
《詩藪?國朝下》:“中原自 李 何 輩先達,
高子業
以沖遠繼之。嗣是作者,雖篇什間存,終非炳赫?!?br />
士恒士,農恒農,工恒工,商恒商,族少閑民,便有興隆氣象;
父是父,子是子,兄是兄,弟是弟,門無乖氣,方為孝友人家。
恒:恒定。指永恒而穩定。
乖氣:邪惡之氣;不祥之氣?!稘h書?劉向傳》:“和氣致祥,乖氣致異?!薄稌x書?五行志上》:“君違其道,小人在位,眾庶失常,則乖氣應,咎徵效,國以亡?!?/span>
莫云遺澤不靈長,但大家饑有食,寒有衣,從容朝夕,便當思舊德;
豈必煩言多責備,亦只要孝于親,弟于長,敦敘倫紀,即可謂亢宗。
靈長:廣遠綿長。 晉 袁宏
《后漢紀?獻帝紀一》:“夫天地靈長,不能無否泰之變;父子自然,不能無天絶之異?!?
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?黜免》:“若 晉
室靈長,明公便宜奉行此詔?!?宋 范成大
《讀唐太宗紀?平內難》詩之三:“佐命諸公趣夜裝,爭言社稷要靈長?!?
金松岑
《文學上之美術觀》:“遠古思邃,徵壽於鐘鼎;季近文敷,施藻於山岳;鐘鼎靈長,故弘潤而簡貴;山岳氣壯,乃肅括而華腴?!?br />
舊德:謂先人的德澤;往日的恩德?!兑?訟》:“食舊德,貞厲,終吉?!薄蹲髠?成公十三年》:“
穆公 不忘舊德,俾我 惠公 用能奉祀于 晉 ?!?
唐 韓愈
《題楚昭王廟》詩:“猶有國人懷舊德,一間茅屋祭
昭王 ?!?清 梁章鉅
《歸田瑣記?北東園日記詩》:“十餘代衍秀才家,舊德清門世所夸?!?br />
敦敘:也作“敦序”。謂使九族親厚而有序。后謂親睦和順。.《史記.夏本紀》:“敦序九族,眾明高翼。裴骃集解引鄭玄曰:次序九族而親之?!?br />
倫紀:倫常綱紀。 漢 賈誼
《新書?服疑》:“謹守倫紀,則亂無由生?!薄对?后妃傳一?仁宗后阿納失失里》:“上以奉宗祏之重,下以敍倫紀之常?!?
清 紀昀
《閱微草堂筆記?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倫紀所關,事干天律?!?br />
亢宗:庇護宗族;光耀門庭?!蹲髠?昭公元年》:“
吉 不能亢身,焉能亢宗?” 唐 張說
《故洛陽尉贈朝散大夫馬府君碑》:“伯父 匡武
撫之曰:‘亢宗保家,吾有望爾?!?清 蒲松齡
《聊齋志異?申氏》:“士人子,不能亢宗,而辱門戶、羞先人,
跖 而生,不如 夷 而死?!?
幾十年積德累仁,用宏堂構命之敬命之愛,以燕以翼惟曰曾孫有慶;
數百載煮葵亨菽,以潔蒸嘗俾爾熾俾爾昌,孔時孔惠實憑先祖是皇。
積德累仁:積累德行與仁義?!俄n詩外傳》卷七:“今夫子積德累仁,為善久矣?!薄顿Y治通鑒?漢桓帝延熹二年》:“
李氏 滅矣!自太公已來,積德累仁,何以遇此!”
命:命,使也?!墩f文》。朱駿聲按:“在事為令,在言為命,散文則通,對文則別。令當訓使也,命當訓發號也?!?br />
敬:尊敬。
愛:熱愛。
煮葵亨棗:葵,菜名。菽,豆也。亨,即“烹”。
《詩經?豳風?七月》:“六月食郁及薁,七月亨葵及菽。八月剝棗,十月獲稻?!鞭r家按季節以果酒嘉蔬供養老疾之人。六月野李葡萄嘗嘗鮮,七月葵、菽均熟,皆可食用。后因以“葵菽宜烹”作為詠七月的典故。
俾爾熾俾爾昌:俾:使;爾:第二人稱,代詞“你”。熾昌:興旺昌盛。使你興旺昌盛?!对娊?頌?魯頌?駉之什?閟宮
》“俾爾熾而昌,俾爾壽而臧?!?br />
告大眾聽聞,今日做人兒孫,他年即人宗祖,落葉歸根,也為自家留地步;
是吾曹責任,先當舉其綱紀,后則詳其條目,興祠廣祭,庶幾奕祀有馨香。
聽聞:指聽的活動或所聽到的內容?!稌?仲虺之誥》:“矧予之德言足聽聞?!?
地步:指言語,行動留下的可以回旋的地方或余地。
吾曹:我輩;我們。韓非子?外儲說右上》:“吾曹何愛不為公?!?
南朝 梁 王僧孺
《與何炯書》:“斯大丈夫之志,非吾曹之所能及已?!?
宋 楊萬里
《次主簿叔乞米韻》:“文字借令真可煮,吾曹從古不應貧?!?br />
綱紀:指(宗法制度)綱要;或提綱。
庶幾:或許可以,表示希望或推測?!妒酚?秦始皇本紀》“寡人以為善,庶幾息兵革?!?br />
馨香:散播很遠的香氣。指用作祭品的黍稷;聯指供奉宗廟的香火?!蹲髠?僖公五年》:“若
晉 取 虞 ,而明德以薦馨香,神其吐之乎?” 唐
包佶
《祀風師樂章?迎俎酌獻》:“德盛昭臨,迎拜巽方。爰候發生,式薦馨香?!?
清 陳夢雷
《木癭瓢賦》:“調太羹而注黃流兮,薦馨香而攸宜?!?br />
小宗人僅千家,念析支分族,仍共本源,害勿交讓,利勿交征,仁義而已矣,孝弟而已矣;
大祭歲惟一舉,極展誠抒敬,不過信宿,孚可用礿,享可用簋,玉帛云乎哉,鐘鼓云乎哉。
小宗:宗法制度規定,嫡長子一系為大宗,馀子孫為小宗。天子之王位由嫡長子世襲,稱大宗;余子對天子為小宗。諸侯之位亦由嫡長子世襲,在本國為大宗;余子對諸侯為小宗。卿、大夫、士、庶人,皆準此?!秲x禮.喪服》:“持重于大宗者,降其小宗也?!薄抖Y記.大傳》:“別子為祖,繼別為宗,繼禰者為小宗?!笨追f達疏:“別子謂諸侯之庶子也......繼禰者為小宗,謂父之嫡子上繼于禰,諸兄弟宗之,謂之小宗?!鼻鍎⒋蠡薄冻淌献陟舯洝罚骸俺淌献嬗篮徒ㄕ疤?,其后承之為小宗之祠?!??!抖Y記?大傳》“有百世不遷之宗,有五世則遷之宗”
唐孔穎達疏:“百世不遷之宗者,謂大宗也,云有五世則遷之宗者,謂小宗也?!?br />
析支分族:即“分宗”
分宗是古代的家族大了或其他原因,按分枝分成幾個新的小家族,而原來的家族族長對分出去的家族不再有管轄權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“分支、分房”
展誠:誠心展拜(拜謁,行跪拜之禮);展敬(祭拜;省侯致敬)。
抒敬:尊敬地表達自己的意思,表示自己對對方的尊敬和自身的謙恭.
信宿:連住兩夜,也表示兩夜?!对?豳風?九罭》“公歸不復,子女信宿?!薄端涀?江水》“流連信宿,不覺忘返?!?br />
孚<念fú潮州話
夫或扶>:相信,信任?!墩f文》“孚,一曰信也?!薄对?大雅?文王》“萬邦作孚”。
《易?雜卦傳》“中孚信也?!?br />
礿:<念yuè 潮州話
勺>。祭名,中國夏商兩代在春天舉行,周代在夏天舉行。
享:本作“亯”。從“高”省,“曰”象進獻熟物形。本義:祭獻,上供。用物品進獻人,供奉鬼神使其享受?!墩f文》“享,獻也?!薄对?小雅?信南山》
“享于祖考?!薄对?小雅?天?!贰笆怯眯⑾??!薄对?小雅?楚茨》
“以享以祀?!薄抖Y記?祭法》“享嘗乃止?!?br />
簋:<念guǐ潮州話
軌>,是中國古代用于祭祀或宴飲時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,圓口,兩耳。流行于商朝至東周,是當時的重要禮器。
“玉帛云乎哉,鐘鼓云乎哉?!保撼鲎浴墩撜Z
陽貨》子曰:“禮云禮云,玉帛云乎哉?樂云樂云,鐘鼓云乎哉?”意思是說“禮呀禮呀,只是說玉帛之類的禮器嗎?樂呀樂呀,只是說鐘鼓之類的樂器嗎?”其
用反問語氣說明:禮不僅指玉帛而言,樂不僅指鐘鼓而言。玉帛是禮物,鐘鼓是樂器,禮物和鐘鼓只不實物而已,是禮樂的載體,而并非禮樂的本義,禮樂的本義在于誠敬在于協和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