牌匾,也稱匾額,是古建筑的必然組成部分,相當于古建筑的眼睛。匾額中的“匾”字古也作“扁”字,《說文解字》對“扁”作了如下解釋:“扁,署也,從戶冊。戶冊者,署門戶之文也?!倍邦~”字,《說文解字》作“額”字。即是懸于門屏上的牌匾。也就是說,用以表達經義、感情之類的屬于匾,而表達建筑物名稱和性質之類的則屬于額。因此合起來可以這樣理解匾額的含義:懸掛于門屏上作裝飾之用,反映建筑物名稱和性質,表達人們義理、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形式即為匾額。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,橫著的叫匾,豎著的叫額。
匾額一般掛在門上方、屋檐下。當建筑四面都有門時,四面都可以掛匾,但正面的門上是必須要有匾的,如皇家園林、殿宇以及一些名人府宅莫不如此。許多匾額的四周邊框上,雕飾各種龍鳳、花卉、圖案花紋。有的鑲嵌珠玉,極盡華麗之能事。民國二十二年《河南通志·睢縣采訪稿》:“亂平后,因地址西與書院(袁可立府第)毗連,故遂假書院為治所,而門樓匾額照舊懸焉?!?span lang="EN-US">
匾額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。幾千年來,它把中國古老文化流傳中的辭賦詩文、書法篆刻、建筑藝術融為一體,集字、印、雕、色的大成,以其凝練的詩文、精湛的書法、深遠的寓意、指點江山,評述人物,成為中華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奇葩。
【歷史意義】
縱觀的各種匾額,無論是屋舍的裝飾,還是景觀的裝點,無不表達了勞動人民向往、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。如民居屋舍匾額的內容大都為:芝蘭入室、忠厚傳家、安樂、桂馥等;反映自然景觀的則如:山清水秀、碧水縈繞等。所有這些表示吉祥、安寧、祥和的字眼,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福瑞喜慶、諸事順利的詞句,充分表達了我國人民的吉祥愿望、幸福追求、美好觀念和欣賞趣味。
其次,我國的各種匾額,特別是祠堂府第、民居屋舍的匾額,雖然大多反映了傳統的倫理觀念和道德觀念,但其中也有不少是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。如“世德流馨”、“世德流芳”、“五馬流芳”等,標榜了本家族先人的品習,繼承前輩人的優秀品德、聰明才智、光榮傳統,讓家族美名世代相留,因而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啟迪作用。
另外,各種匾額文字多拜求名人或文人為之潑墨書寫,這類老匾額如今在市場上已很難尋覓,這些匾額集字、印、雕、色于一體,大都辭藻華美、書法精湛、言簡意賅、反映了當時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藝術、民俗民風等,起到了補史正史的意義。“以匾研史,可以佐旺;以匾研濤,可得濤眼;以匾學書,可得筆髓”。匾額因其所具有的歷史價值、學術價值、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而成為今天我們研究民族文化發展的實物例證。如果把這些匾額拓片結集,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書法精品,對于書法愛好者具有一定的借鑒和欣賞價值,而且對于研究地方史者來說,也是一份十分珍貴的研究資料。令當初那些文人騷客想不到的是,他們有感而發,在不經意間留下的翰墨,竟會成為后人研究歷史、觀賞書法的文物而倍受寵愛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,無論是為歌功頌德,還是為標志記號;無淪是為裝點們門面,還是為點綴江山,匾額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也將成為歷史,匾額收藏便成為必需和必然。
【匾額題材】
一般情況下,匾額的寫作文字很少,也無復雜的結構款式,主要是講求適情應境,文辭精粹。題書時要求高水平的書法藝術,上款下款的書寫位置得當,字的大小適當。
匾額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題材:
(1)樓堂殿閣的名稱。如“滕王閣”“長生殿”、“望月亭”、“望江樓”等;參見名家題字景觀牌匾對聯欣賞。
(2)商家字號的名稱。如“同仁堂”“內聯升”“老鳳祥”“榮寶齋”等;參見名家題字商號牌匾欣賞。
(3)歌功頌德的題詞。如“桃李滿園”“愛民如子”“高山仰止”等;參加名家題字宗祠牌匾,名人故居牌匾欣賞。
(4)繪景抒情的題詞。如“清風肅來”“山清水秀”“一碧萬傾”“春和景明”等;參見頤和園牌匾欣賞。
(5)述志興懷的題詞。如“天道酬勤”、“海納百川”、“與時俱進”等;
(6)慶典開張的題詞。如“大展宏圖”“生意興隆”“財源廣進”等。內容參見饋贈類牌匾用語。 |